從編織袋到拉桿箱 民工返鄉(xiāng)裝備的變化
2014-01-26 11:25:25 來源:仁壽電視臺 編輯:admin_zyb 評論:0 點擊:
原標題:從編織袋到拉桿箱 從穿工裝到西裝革履 民工返鄉(xiāng)裝備的變化
啃著鹵雞腿、吃著花生米,1月25日,正在仁壽聯運車站候車的鳳陵鄉(xiāng)坪園村返鄉(xiāng)農民工周興盛與記者擺起了龍門陣。“今年工資拿得比較順利,回家的票也是老板提前幫忙訂好了。忙活一整年終于能回家嘍,心情好!”周興盛一行12余人,是當天上午8點鐘才從成都火車北站下車后趕回仁壽的,都是從仁壽老家來到北京打工的同村人。
記者看到,周興盛等12個老鄉(xiāng)個個紅光滿面,人人西裝革履,每個人都有個大的脹鼓鼓的拉桿箱,手機也是新潮的。
記者不論是在候車室還是在車站站臺上,像周興盛這樣扎堆擺龍門陣候車的農民工不在少數。來自寶飛鎮(zhèn)的張志文和幾個老鄉(xiāng)圍在一起,他們也是人人都有個大的脹鼓鼓的拉桿箱,穿起厚厚的羽絨服。
“跟前幾年比,現在打工收入好多了,每天工錢比5年前漲了100多元。大伙兒打工攢下了錢,回家路上也不太虧待自己。”家住鳳陵鄉(xiāng)九龍村,從福建省廈門返鄉(xiāng)過年的中年農民工毛志才,掀開隨身的旅行箱,里面是滿滿幾大袋零食,“有的留著車上吃,還有不少是帶回去給父母親和孩子們嘗嘗鮮的。”
編織袋、長扁擔、穿工裝、或舊棉襖、方便面,這些前幾年農民工的標準“行頭”,在如今的春運大潮中已漸漸變少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(fā)展,近年來農民工返鄉(xiāng)“裝備”悄然升級,折射出改革浪潮中的社會變遷。
來自寶飛鎮(zhèn)紅花村、多年在新疆克拉瑪依打工的黃名章,回想十幾年前剛剛到克拉瑪依打工時的經歷,感觸頗深。黃名章說:“以前背個編織袋穿起膠鞋出門打工,既舍不得吃、又舍不得用,更舍不得穿,一年攢個幾千塊錢回家,還得小心翼翼把錢縫進褲帶里,或者墊在鞋子里,趕幾天幾夜擠死人的火車回家過年?,F在收入高了,回家過年一張銀行卡揣身上,隨身再帶點給父母親老婆孩子買的新年禮物,日子過得更像點樣子。”
一位在仁壽聯營車站工作了20多年的朋友對記者說,在他的眼中,農民工返鄉(xiāng)的行李,跟前些年相比變化很大:“不僅吃穿用明顯升級,穿著也更比以前時髦。”( 潘建勇 郭成鈞)
記者看到,周興盛等12個老鄉(xiāng)個個紅光滿面,人人西裝革履,每個人都有個大的脹鼓鼓的拉桿箱,手機也是新潮的。
記者不論是在候車室還是在車站站臺上,像周興盛這樣扎堆擺龍門陣候車的農民工不在少數。來自寶飛鎮(zhèn)的張志文和幾個老鄉(xiāng)圍在一起,他們也是人人都有個大的脹鼓鼓的拉桿箱,穿起厚厚的羽絨服。
“跟前幾年比,現在打工收入好多了,每天工錢比5年前漲了100多元。大伙兒打工攢下了錢,回家路上也不太虧待自己。”家住鳳陵鄉(xiāng)九龍村,從福建省廈門返鄉(xiāng)過年的中年農民工毛志才,掀開隨身的旅行箱,里面是滿滿幾大袋零食,“有的留著車上吃,還有不少是帶回去給父母親和孩子們嘗嘗鮮的。”
編織袋、長扁擔、穿工裝、或舊棉襖、方便面,這些前幾年農民工的標準“行頭”,在如今的春運大潮中已漸漸變少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(fā)展,近年來農民工返鄉(xiāng)“裝備”悄然升級,折射出改革浪潮中的社會變遷。
來自寶飛鎮(zhèn)紅花村、多年在新疆克拉瑪依打工的黃名章,回想十幾年前剛剛到克拉瑪依打工時的經歷,感觸頗深。黃名章說:“以前背個編織袋穿起膠鞋出門打工,既舍不得吃、又舍不得用,更舍不得穿,一年攢個幾千塊錢回家,還得小心翼翼把錢縫進褲帶里,或者墊在鞋子里,趕幾天幾夜擠死人的火車回家過年?,F在收入高了,回家過年一張銀行卡揣身上,隨身再帶點給父母親老婆孩子買的新年禮物,日子過得更像點樣子。”
一位在仁壽聯營車站工作了20多年的朋友對記者說,在他的眼中,農民工返鄉(xiāng)的行李,跟前些年相比變化很大:“不僅吃穿用明顯升級,穿著也更比以前時髦。”( 潘建勇 郭成鈞)
上一篇:大雅之堂美食街各色菜肴爭奇斗艷(組圖)
下一篇:千人同登大雅堂 美食燈會齊綻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