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情懷:一位工作35年老記者講述不變的情懷與理想
2016-11-16 13:57:46 來源:眉山全搜索綜合 編輯:admin_ybj 評論:0 點擊:
童年,我的家鄉(xiāng),田野里電桿上有高音喇叭,家里的木門柱上也掛了個小廣播,從早上6點的《歌唱祖國》開始曲,到《大海航行靠舵手》的結尾曲,這當中最氣派、最讓我們這幫孩子敬畏的,就是公社的干部也能在喇叭里講話,發(fā)布會議通知,征兵宣傳、抗洪救災等等,孩童時的我,就想有哪一天,喇叭里有我的聲音,或是廣播電臺里有本臺記者鄧友權報道的文章,那該多好啊,有無冕之王的自豪感!于是,我從小就喜愛新聞工作,激情與夢想隨行,還在高中時代我就立志將來當一名記者,所以從那時起就開始學習新聞寫作,并積極向報刊、電臺寫稿,1975年,我的第一篇稿子被縣廣播站采用,并通過電波進行了傳播!我高興得不得了,老師贊揚我,同學們羨慕我。從此,學校叫我擔任了學生報道員。
1976年11月昆明接兵部隊來學校征兵,他們從廣播里聽到我采寫的“漢陽中學實行開門辦學”一稿后,接兵連指導員李貴昌找我談話要我報名參軍。經縣征兵辦公室批準后,我應征入伍到了部隊,新兵訓練結束,我就分配到連隊任文書。不久就在昆明軍區(qū)《國防戰(zhàn)士報》上用了幾條“豆腐塊”和“火柴盒”,經常受到上級組織和領導的表揚。由于成績突出,很快入了黨,提了干。后來經組織推薦先后參加了新華社、中國傳媒大學、解放軍報、中央電視臺、昆明軍區(qū)等舉辦的記者培訓班,得到了軍內外專家教授的指點。
我喜歡記者生活的豐富多彩,天地遼闊。往往是上個月還在軍營采訪,這個月又來到機關、企業(yè)、農村。上午還在大學教授的實驗室里,下午又出現(xiàn)在歌舞團的排練場。我結識了一個又一個的連長指導員、團長政委、軍長,司令員、董事長、總經理、鄉(xiāng)長和書記等。津津有味地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歡樂和苦惱,每采訪一個人,就多認識一顆心靈,多接觸一個生活圈子,就打開了一個新的知識領域。社會生活原來是五彩繽紛,人的心靈世界原來是如此浩瀚無垠,我驚嘆萬分,又喜之不禁,就象一只剛從小天井里飛上藍天的鳥兒,一條剛從小河里游進大海的魚兒,欣喜若狂地飛翔于廣袤的長空,遨游于遼闊的海洋。我眼花繚亂、饑不擇食,只恨自己這支禿筆、話筒、鏡頭無力反映我的所見所聞和感受到的萬分之一。為了把自己看到的萬花筒般的生活,真實地再現(xiàn)觀眾,我用心地追求影視作品中的策劃、編導、制作拍攝藝術,追求寫作上的構思新穎,文字上的優(yōu)美抒情和鏡頭畫面藝術。我不是廣播電視科班出身,所以頭腦中沒有傳統(tǒng)的格式和風格,只一味尋找能準確地、生動地用鏡頭表達內容的形式和文字。追求廣播電視節(jié)目的完整性和藝術性,以最大限度來滿足觀眾的要求。
自從1990年我取得記者職稱后更加努力學習,刻苦鉆研廣播電視新聞業(yè)務,隨時以一個名記者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,堅持每天收看中央電視臺的《新聞聯(lián)播》,一是能及時了解黨和國家的路線、方針、政策,增強新聞敏感。二是從業(yè)務上學習,看中央臺想自己在新聞采訪拍攝寫作中存在的問題。從熒屏上學習,在實踐中運用,不斷提高自己的業(yè)務水平。作為一個出色的記者,不論何時何地,只要發(fā)現(xiàn)了有價值的新聞線索,就要立即出發(fā),第一時間奔赴現(xiàn)場或尋找知情者,以最快的速度采寫拍攝出新聞來。記者如果擁有強烈的獨家新聞意識,他就是一個非常勤奮和敏感的人,否則就不可能游進社會生活的海洋,也就不會從這浩瀚的海洋中捕獲新聞線索?;馃岬默F(xiàn)實生活,是優(yōu)秀新聞作品的源泉的基礎。改革開放的30多年,社會發(fā)生翻天覆地的變化,我和成千上萬的新聞工作者一樣,用筆頭、話筒、鏡頭記錄著祖國的巨大變化,向世界展示著一個東方古國的燦爛新生。作為軍事記者,我曾經采訪過對越自衛(wèi)還擊戰(zhàn)、百萬大裁軍、記者走邊防;作為地方記者,我曾經采訪過剛剛有了責任田的農民,曾經采訪過剛剛簽了承包經營合同的廠長經理,曾采訪過經歷著政企分開陣痛的局長,曾采訪過剛剛入股市還沒有多少股票知識的股民,曾采訪過下崗后剛剛闖出就業(yè)新路的再就業(yè)者。他們在這個偉大時代里的種種企盼、種種創(chuàng)造、種種坎坷、種種經驗,都給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。作為記者、目睹了短缺經濟的退場、五顏六色的票證一一消失了,林立的商場里商品已經琳瑯滿目,買方市場悄然而至,剩余勞力多了怎么辦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。我體驗了一次次社會熱點的移變,沒有再生希望的企業(yè)要不要破產,按市場經濟還要不要講商業(yè)信譽,第二職業(yè)該不該鼓勵,如何對待跳槽現(xiàn)象等等。而每一次的熱點移變,實際上都是人們思想觀念的一次飛躍,帶來的是一個個社會進步和經濟發(fā)展的新機遇,2004年抗擊“非典”,2008年汶川地震及2010年抗擊特大洪災,是和平時代的特殊“戰(zhàn)爭”,記者的武器是鏡頭、話筒、是筆桿,社會方方面面的變化,記者的記錄都印到了報紙上,融進了電波中,留在了熒屏里。新聞正在成為一代人的文化記憶,一個社會的歷史拷貝和文化切面,并將見證歷史的偉大變革。我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。
我1976年從學校應征入伍(在校生)到昆明軍區(qū)服役。在部隊歷任文書、書記、參謀、新聞干事、秘書、編輯、記者等職。1987年從軍隊轉業(yè)到青神縣廣播電視局(臺)任職到現(xiàn)在。從昆明陸軍學院畢業(yè)的我,不論是當軍事記者還是當?shù)胤接浾撸瑹o論是順境還是逆境,我一直對新聞事業(yè)執(zhí)著地追求,多次被省、市評為先進新聞工作者,在新華社、中央電視臺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、中國日報、解放軍報、云南日報、云南電視臺、四川日報、四川電視臺等媒體發(fā)表新聞、通訊、調查報告、評論、散文、雜文等作品2000多篇(條)。攝制了《萬眾一心》、《呼之即來》、《東坡之戀》等電視專題片100多部。攝制了四集電視系列片《佛教圣地峨嵋山》。采拍的新聞評論《南城鄉(xiāng)生豬稅費征管出新招》、《青神恭請老百姓為城建剪彩》、《青神農民教老外學竹編》、《我國最大的竹編巨龍在青神誕生》等近百件作品在全國、省、市獲獎,多次被邀請參加四川電視臺宣傳工作座談會,多次為市、縣電視臺講課,受聘為四川師范大學新聞影視傳媒學院客座教授,被眉山市聘為新聞中級職稱評委和眉山市政府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創(chuàng)優(yōu)評審評委。撰寫的論文《淺談電視采訪》和《電視出鏡記者初探》分別榮獲省、市一等獎,在業(yè)內引起強烈反響。被評為省、市優(yōu)秀新聞工作者、名記者、十佳記者、十大杰出青年,優(yōu)秀電視藝術工作者等,并被《中國農民致富報道》聘為特約編導,《中國電視臺要覽》第一屆編輯委員會特邀編委,四川電視臺、四川青年報特約記者,2002年在中國電視藝術家協(xié)會舉辦的由佳杯全國首屆千縣(電視臺)工程經驗交流會既表彰大會評選活動中,我榮獲千縣工程貢獻獎。2009年青神電視臺與四川電視臺聯(lián)手攝制了十集方言電視劇《青神故事》,我擔任總策劃兼總導演,在四川電視臺播出后創(chuàng)該臺同類劇收視率新高,將青神話第一次在主流媒體上進行傳播,在川內刮起了青神旋風,以有形的作品給青神創(chuàng)造了無形的財富。用電視信號延伸了青神版圖,2010年該劇榮獲全國方言電視劇評比一等獎。片名《我在青神等你》成了對外交流時尚的流行語,被眉山市委市政府評為外宣特等獎,編導的電視專題片《東坡之戀》榮獲全國最佳電視編導獎稱號,成為了四川電視藝術家協(xié)會會員、四川記者協(xié)會會員。在“5.12”地震發(fā)生之后,面對這場與時間賽跑、與死神抗爭的救災大決戰(zhàn)中,我?guī)ьI我們的團隊,舉全局(臺)之力,帶領全體新聞工作者,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,第一時間報道災情,第一時間報道救援,多角度全方位報道災后重建,以最快的速度向中央、省、市新聞媒體提供新聞,帶給了全縣人民希望和力量,展示了廣電人在抗震救災中的責任和奉獻精神。為此,我被眉山市委市政府評為抗震救災先進個人,青神縣廣電局(臺)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單位。而我們擁有的,除了作品,還有一書架的獲獎證書。
有人說記者是為人做嫁衣的。在社會發(fā)展的滾滾洪流中,我們是黨和政府方針政策的“男高音”,也是社情民意的“小喇叭”,是聽眾和觀眾的健康顧問,讓他們從制假販假的小老板成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、樂于社會慈善事業(yè)的當代企業(yè)家,我們鏡頭里的人物,也有不少人從勞動者崗位走上領導崗位,從主人變成“公仆”。
站在新世紀的殿堂,我對未來充滿激情的憧憬,勇立時代潮頭,加倍努力,履職盡責,做一個無怨無悔的新聞記者,用新聞資源換取社會資本,以宣傳創(chuàng)造社會財富。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繪就新世紀光輝歲月的道道彩虹,我的事業(yè)在電波每一個音符里,在熒屏的每一幀畫面上,在新聞采訪的路上。為了祖國的明天,我要以極大的工作熱忱,用手中的筆、話筒、鏡頭記錄著我們國家的日益強盛,記錄著人民的日漸富裕,記錄著偉大祖國的變化,記錄著記者職業(yè)的幸福。
工作35年,記者生涯也經歷了35個春秋?;仨g,仿佛還在昨天,一路風塵,一路高歌,歲月無情,唯有真情不變,更有癡情不改,這就是我的記者情懷!(來源:青神縣人民政府網)
上一篇:眉山空氣質量中度污染 敏感體質的朋友盡量不要出門啦!
下一篇:眉山人注意!3天后,不去這里你就會錯過上千萬的寶貝!